2005年7月4日,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(IERS)發布C公報,協調世界時(UTC)將在2005年底實施一個正閏秒,即增加1秒。屆時,所有的時鐘將撥慢1秒。具體實施步驟如下:
UTC協調世界時:
23時59分59秒(2005年12月31日)
23時59分60秒(2005年12月31日)
00時00分00秒(2006年1月1日)
相應地,北京時間:
7時59分59秒(2006年1月1日)
7時59分60秒(2006年1月1日)
8時00分00秒(2006年1月1日)
世界時是基于地球自轉的一種時間計量系統,原子時是基于原子物理技術的一種更加均勻的時間系統。由于兩種時間尺度速率上的差異,一般來說1~2年會差1秒。我們日常生活所用的時間是協調世界時(UTC),它是一種折衷的時間尺度,用原子時的速率,而在時刻上逼近世界時,所用方法就是“閏秒”,也就是協調世界時和世界時之差即將超過±0.9秒時,就對協調世界時作一整秒的調整。
由于地球自轉變慢,而引起到2005年底協調世界時和世界時之差即將越限,因此,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宣布此次閏秒。
上一次閏秒發生在2017年1月1日。國家授時中心在《時間頻率公報》中提前數月向全國時間用戶通知了這一消息。
我們日常所用的北京時間既不是原子時(TAI),也不是世界時(UT1),而是協調世界時(UTC)。相對于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世界時來說,原子時是均勻的計量系統,這對于測量時間間隔非常重要,但世界時時刻反映了地球在空間的位置,這也是需要的。為兼顧這兩種需要,引入了協調世界時(UTC)系統。UTC在本質上還是一種原子時,因為它的秒長規定要和原子時秒長相等,只是在時刻上,通過人工干預,盡量靠近世界時。
協調世界時(UTC)盡量靠近世界時(UT1)的意思是:必要時對協調世界時作一整秒的調整(增加1秒或去掉1秒),使UTC和UT1的時刻之差保持在±0.9秒以內。這一技術措施就稱為閏秒(或跳秒),增加1秒稱為正閏秒(或正跳秒);去掉1秒稱為負閏秒(或負跳秒)。是否閏秒,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(英文縮寫為IERS)決定。閏秒的首選日期是每年的12月31日和6月30日,或者是3月31日和9月30日。如果是正閏秒,則在閏秒當天的23時59分59秒后插入1秒,插入后的時序是:…58秒,59秒,60秒,0秒,…,這表示地球自轉慢了,這一天不是86400秒,而是86401秒;如果是負閏秒,則把閏秒當天23時59分中的第59秒去掉,去掉后的時序是:…57秒,58秒,0秒,…,這一天是86399秒。
最近的一次跳秒日是2017年1月1日。國家授時中心(陜西天文臺)《時間頻率公報》中通知了這一消息,使BPM、BPL時號用戶周知。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(IERS)如通知跳秒,該通知至少要提前8周發出。
-
2025-04-08
NTP時間同步服務器在醫療研發中的應用 -
2025-04-01
北斗授時服務器與GPS時間同步服務器的幾方面 -
2025-03-26
網絡時間服務器衛星授時的方式及應用場景 -
2025-03-25
時間服務器在機場指揮中心系統中的應用 -
2025-03-21
醫院內網對于ntp時間服務器的需求 -
2025-03-18
網絡校時服務器在銀行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-
2025-03-14
GPS同步時鐘服務器助力邢臺建德水泥廠信息化發展 -
2025-03-12
時間同步服務器在地鐵管控系統中的應用 -
2025-03-11
北斗時鐘服務器同步授時電力系統的闡述 -
2025-03-07
NTP衛星授時服務器在金融行業中的部署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