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:廣播報時信號(Time signal in radio broadcasting)
GB/T 4961——1999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,廣播報時信號已從原有單一的向聽眾報時功能,逐步演變為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它越來越多地為科學研究、軍事、醫學、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標準的時鐘信號,尤其為在野外作業、軍隊、航海、邊遠地區的人們提供準確的時間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,原有的廣播報時信號的長度已不能滿足需要,因此把報時信號的長度由原來的10s修訂為5s 。
由于數字技術在我國迅速發展,廣播節目的制作、播出、傳輸已從原有的模擬方式逐步向數字方式發展,在廣播報時信號中增加時間碼信號已成為可能和必要。為滿足國防、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,應該讓野外作業的人員、邊遠地區的聽眾,收測到準確和具有年、月、日、時的時間信號和報時信號。在報時信號中增加傳輸時間碼,聽眾不僅能收到整點報時信號,還可以通過接收傳輸時間碼來自動校準時間,更好地為科研和生產服務,更好地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。
適用范圍:
本標準規定了廣播報時信號。
本標準適用于廣播電臺廣播報時系統。
基本要求 :
報時的方式——在每小時整點前報出五聲低音,整點時報出一聲高音,并以其高音起點作為整點。
信號的頻率——低音信號的頻率800Hz,允許誤差 0.8Hz;高音信號的頻率為1600Hz,允許誤差 1.6Hz。
信號的時間格式—低音信號持續時間0.25s,高音信號持續時間0.5s,持續時間允許誤差 0.001s。每兩聲間隔時間為1s,允許誤差 0.001s
整點報時準確度—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時準確度由于1/100s。地方人民廣播電臺整點報時準確度優于5/100s。
時間碼——時間碼排列順序:年 月 日 時,時間碼的格式和參數待定。
對廣播報時設備的技術要求:
A1 設備必須設有比對裝置,其精度優于1/1000s。
A2 晶體振蕩器日老化率
A3 設備必須設有本地時鐘與參考時鐘時差顯示裝置。
A4信噪比優于80dB 。
A5 輸出方式為平衡輸出,其輸出幅度為1.5V(有效值)。
時間傳遞:
時間信息傳遞——簡稱時間傳遞
主要傳遞方式有:
短波(我國呼號BPM)
長波(我國呼號BPL)
低頻時碼(我國呼號BPC)
導航衛星(美國GPS、俄羅斯GOLONASS、歐洲伽利略)
通訊衛星(衛星電視比對)
電話網絡(國家授時中心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、臺灣中華電信均提供此項服務)
計算機網絡(同上)
飛機搬運鐘(現在已經較少采用)
-
2025-04-08
NTP時間同步服務器在醫療研發中的應用 -
2025-04-01
北斗授時服務器與GPS時間同步服務器的幾方面 -
2025-03-26
網絡時間服務器衛星授時的方式及應用場景 -
2025-03-25
時間服務器在機場指揮中心系統中的應用 -
2025-03-21
醫院內網對于ntp時間服務器的需求 -
2025-03-18
網絡校時服務器在銀行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-
2025-03-14
GPS同步時鐘服務器助力邢臺建德水泥廠信息化發展 -
2025-03-12
時間同步服務器在地鐵管控系統中的應用 -
2025-03-11
北斗時鐘服務器同步授時電力系統的闡述 -
2025-03-07
NTP衛星授時服務器在金融行業中的部署應用